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目前根本没有考虑加息

  发布时间:2025-07-07 21:33:3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华尔街见闻 赵颖黑田东彦表示,无论前首相安倍是否去世,都不会改变旨在实现稳定、可持续通胀的政策立场,目前根本没有考虑加息,也没有计划扩大收益率曲线控制YCC)0.25%的上限范围。周四上午,日本央行选 。

华尔街见闻 赵颖

黑田东彦表示,日本无论前首相安倍是央行否去世,都不会改变旨在实现稳定、行长可持续通胀的黑田政策立场,目前根本没有考虑加息,东彦也没有计划扩大收益率曲线控制(YCC)0.25%的目前没上限范围。

周四上午,根本日本央行选择按兵不动,考虑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0%不变,加息并进一步上调了通胀预期。日本

在下午的央行新闻发布会中,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反复强调,行长日本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的黑田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并重申道,东彦如有必要,目前没将毫不犹豫地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黑田东彦表示,无论前首相安倍是否去世,都不会改变旨在实现稳定、可持续通胀的政策立场,目前根本没有考虑加息,也没有计划扩大收益率曲线控制(YCC)0.25%的上限范围。

黑田东彦指出:

到目前为止,大规模货币宽松已经对提振经济和物价产生了实质性影响,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日本经济正在回升,消费者支出正在逐步增加,通胀预期正在上升,预计经济将持续复苏。

但日本还没有进入积极的经济周期,日本经济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高,将继续以宽松政策来稳定通胀。

日本央行保持宽松政策这一举措使其成了全球加息潮中“鸽派异类”,日元汇率剧烈波动。黑田东彦对此表示,日元近期快速走软对经济不利,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可能会抑制企业投资,希望外汇以稳定的方式波动,将密切关注外汇对经济、物价的影响。

针对是否会进行外汇干预这一问题,黑田东彦表示,日本央行的目标是价格稳定,而非汇率,外汇政策和干预措施取决于财务省。

关于近期日本不断上涨的通胀,黑田东彦指出,短期通胀预期大幅上升,中长期通胀预期逐渐上升,但核心CPI目前不太可能达到2%。由于通缩心态,没有达到稳定的2%的通胀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工资以实现稳定、可持续的价格上涨,将继续从货币方面支持日本经济增长。

日本央行的前景(展望)显示,短期内不会出现稳定的通胀,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做法正在蔓延。但日本央行的预测显示,物价上涨将放缓,预计核心CPI将逐步但稳定增长。

黑田东彦表示,重要的是受益于弱势日元的盈利企业增加资本支出,提高工资,加强从收入到支出的良性循环。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通胀的一大因素,鉴于石油期货价格下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在基准情景下下降。

当前,目前没有必要承担全球衰退的风险。黑田东彦认为,继续加息可能导致西方经济放缓,但现在无需考虑衰退和滞胀。

分析认为,黑田东彦的使命是将通胀推升至2%的稳定水平,在其十年的行长任期只剩下几个月就要结束的时候,他无意放弃刺激措施,也并不想损害其政治遗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Tag:

相关文章

  • 电产将投资7.15亿美元在墨西哥建厂

    盖世汽车讯 日本电机制造商电产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Shigenobu Nagamor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计划投资约7.15亿美元在墨西哥建设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电机。报道称,电产预计将在明年4月
    2025-07-07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物价延续平稳态势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物价延续了此前总体平稳的走势。图为市民在山东省烟台市一家商场购物。唐 克摄新华社发)消费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一家超市选购水果。 罗京来摄新华社发
    2025-07-07
  • 销售增额终身寿险岂能蹭“利率倒挂”流量?

    苏向杲今年以来,在银行短期存款利率与长期存款利率“倒挂”的大背景下,不少险企借机促销“拳头”产品之一的增额终身寿险,从而带动相关市场热度飙升。然而,近期部分险企、代理人在宣传该产品时出现“动作变形”:
    2025-07-07
  • 房企融资半年报:融资边际改善但偿债高峰已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房企共实现非银类融资4825.5亿元,同比下降56.5%,环比降幅为26.4%,但降幅已
    2025-07-07
  • 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

    2022年9月1日,业协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年度《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牵头实施,29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完成。这已是中国银
    2025-07-07
  • 专项债使用“顽疾”仍存,巨额资金需要更好发挥效应

    为了支撑基建投资,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下半年可以考虑动用存量专项债额度,或者提前下达并使用2023年部分专项债额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规模快速增长,债务余额近19万亿元。这笔巨额资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