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局超预期
原标题:中国经济开局超预期
图为2022年2月26日,中国江苏省南通港通海港区集装箱堆场一片忙碌景象。经济 翟慧勇摄(人民视觉)近日,开局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超预今年1—2月,中国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好于预期。经济面对复杂严峻的开局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中国坚持稳字当头、超预稳中求进,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生产需求较快增长,开局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超预新动能继续成长,中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经济
中国经济开年的开局亮眼成绩单受到海外高度关注。外媒认为,中国经济开局远超预期。
主要经济指标高于预期
“中国经济今年开局出人意料地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刊文称,今年1—2月,中国宏观数据相当强劲,多项主要指标超出预期,这表明政府的扶持政策已经开始帮助中国经济实现恢复。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22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主要经济指标高于预期回升。
彭博社指出,虽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国经济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但是总体而言,1—2月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良好。
路透社报道分析称,尽管中国正在努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不确定性加剧带来的挑战,但中国的工业生产在今年前两个月仍出人意料地加快了步伐,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超出预期。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这一数字是自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开年“碰头彩”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适当靠前发力。
在3月上旬召开的中国两会期间,从稳房价、刺激消费到创造就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释放稳增长信号,成为外媒关注热点。
法国《回声报》称,中国政府将“稳”字作为202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实行更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刺激措施。
西班牙埃菲社认为,中国政府宣布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目标,再次显示出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和信心。虽然与去年中国经济增长8.1%相比,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所下降,但这仍然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因为这一目标处于经济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范围——5%到5.5%区间的上限,是一个相对较高的目标,显示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继续增长可以说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
在稳增长上主动作为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稳字当头与中国政府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密不可分。需要看到的是,中国在内外政策中坚持稳字当头,这个“稳”不是裹足不前或无所作为,而是要靠深化改革和努力奋斗才能得到。“稳”是“进”的基础,中国政府的目标还是继续前进。
外媒尤其关注中国在稳增长上的主动作为。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出,在对中国十分重要的一年里,5.5%左右的增长目标对于维持社会和经济稳定——包括确保稳定就业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将包括财政刺激、基础设施投资和货币宽松。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指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并阐述了一系列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措施。报道特别关注到中国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另一方面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为实现企业的稳定增长,中国将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规模达到约2.5万亿元。关于其中1.5万亿的留抵退税,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出席记者会时表示,如果效果好,还会加大力度。这意味着提振经济的措施还可能加码。
土耳其《光明报》前总编辑阿克考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确信中国将如期实现今年两会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经济将稳步向前。他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并实现持续增长,主要源于中国很好地统筹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国际市场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中国积极扩大内需,并通过举办进口博览会等方式,吸引更多外资和外商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不断研发新技术并转换现实生产力,取得积极进展。
为世界经济复苏添动力
外媒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以及“开门稳”的亮眼表现,将为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信心。
匈牙利通讯社指出,中国去年GDP增长超过预期达到8.1%,为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提供了空间。中国增强发展所需的市场活力和激发内生动力,将有效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需求萎缩等问题,进一步提振经济发展的动力。
《海峡时报》引述专家观点称,对世界来说,中国能够实现其目标将是一件好事,因为与增长5%相比,中国实现5.5%的增长目标将使全球经济增长提升0.1个百分点。对于与中国有着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来说,这将是整体黯淡前景中的一个亮点。
《华尔街日报》也认为,中国经济2022年的表现将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因为这些地区依赖于中国的制造实力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刊文称,德国的发展同中国经济有着密切关联。对于很多德国企业来说,过去10年来,中国市场一直是德国企业增长的最重要推手。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刊文指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极为重要,将为中巴两国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合作和贸易往来提供宝贵的机遇。
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塞巴斯蒂安·舒尔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挑战不断增多。“双循环”和拉动内需等政策,使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稳健和韧性,有效应对疫情等因素带来的挑战。同时,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这有助于促进世界贸易和增加全球经济发展动能。
肯尼亚广播公司网站报道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态势和政策一直备受世界瞩目。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存在变数的重要时刻,世界期待了解中国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经验。(本报记者 严 瑜)
(责任编辑:娱乐)
- ·新加坡10月核心通胀率八个月来首次回落
- ·北京银行:个人医保账户的钱市民不用着急支取
- ·张翰工作室追讨千万投资款:被告上海时悦文化未依约支付款项
- ·安信证券秦泽文参加世界小姐全球总决赛?协会信息:未取得分析师资质、本科学历、在册4个月
- ·涨停板复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光伏等赛道股午后回暖
- ·京东零售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2415.6亿元 同比增长3.9%
- ·7月长三角金融数据出炉:存贷双增,企业信贷需求有所恢复
- ·高管、经销商“集体投向”竞对,飞利浦与格力旧部的“隐秘关联”
- ·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过去3年上涨189% 高居同类6/431
- ·京东物流2022年Q2实现盈利,一线员工薪酬福利支出206亿元,同比增长超20%
- ·“大力神杯”东莞造!这家公司连续28年为世界杯供货,订单数量刷新高
- ·东方雨虹险收一个跌停
- ·杨德龙:三大利好信号出现 经济复苏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 ·中国平安利润稳定增长 中期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9%至602.73亿元
-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 ·中渝置地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2.41亿港元同比增长4.5%
- ·北京医保新政落地:“北京普惠健康保”可由医保个账余额购买
- ·网友吐槽共享充电宝涨价,多家企业答复
- ·通胀催生“1美元店”商机?日本大创计划在美国开店千家
- ·最牛板块满屏涨停,诞生16只百元股,两大千亿巨头齐创历史新高!这些储能概念股处于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