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债市、汇市与美债
这是管涛上周最大的金融新闻了。11月16日,债市因国债收益率本月累计上行二三十个基点,汇市关于银行理财数百亿赎回、美债公募基金给银行下跪等市场传闻四起。管涛债券市场仿佛即将崩溃,债市市场流动性突然枯竭了。汇市
据说这是美债资管新规之后,净值化管理惹的管涛祸。债券收益率上行、债市债券价格下跌,汇市导致净值化管理的美债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类产品出现亏损。于是管涛投资者赎回,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债市形成负反馈效应。汇市
美联储六次加息累计375个基点,欧央行三次加息累计200个基点,其中首次加息就50个基点,一举退出实施8年之久的负利率时代,美国和欧洲债券市场都没有崩盘。英格兰央行八次加息累计290个基点,只是因为前政府减税计划的操作,才引发了英国国债风暴、养老基金危机。
为应对国内疫情散发、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紧缩等因素的超预期冲击,今年中国出台了稳增长一揽子措施及接续政策。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除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外,还频频降准降息。
继1月份下调政策性和市场基准利率后,人民银行于4月份再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5月和8月份各下调了一次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8月份还各下调了一次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LPR利率。8月份,广义货币供应(M2)同比增长12.2%,增速较3月份提高2.5个百分点,为2016年5月份以来新高;货币乘数为7.97倍,较3月份增加7.0%,为史上最高。
这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8月份,市场利率纷纷创下年内甚至史上新低。当月,月均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为1.12%,较上年底回落77个基点;7天银行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为1.42%,回落74个基点;2年和10年期中债收益率分别为2.14%和2.67%,回落35和17个基点。前8个月,中国走出了“债强股弱”的行情,债市躺赚“央妈”的钱。
花无百日红。尽管9月份以来,人民银行依然按照稳增长接续措施的要求创设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但是,降准降息的市场预期却屡屡落空,M2增速回落,货币市场利率走高。10月份,M2增长11.8%,增速较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货币乘数为7.85倍,下降1.5%;月均隔夜Shibor和DR007分别上行22和23个基点。
11月份,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走高。特别是市场没有等到降准降息,却等到了11月15日央行MLF到期缩量投放。尽管人民银行当天就做出澄清,指出当月已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1万亿。但这难掩市场失望情绪。到11月16日,隔夜Shibor和DR007分别较上日上行8和7个基点,较上月底累计上行20和7个基点,均升至2%附近,8月份二者曾经分别低至1%和1.3%附近。
屋漏偏逢连夜雨。9、10月份,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债券市场利率还比较稳定,月均2年期中债收益率较8月份累计下跌4个基点,10年期中债收益率累计上行5个基点。进入11月份,债券市场利率也一路上行,到11月16日,2年和10年期中债收益率较上月底分别上升31和19个基点。债券价格暴跌,引燃了债市恐慌。
据说债市价格下跌是因为11月11日出台优化疫情防控20条和房地产金融支持16条措施后,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复苏前景改善,未来利率有可能上行。
当然,任何事情存在就是合理。各方都可以从这次债市波动中汲取经验教训。两年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犹在耳边。当时他指出,还需要考虑大规模刺激政策将来如何退出,因为进入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欢欣鼓舞,退出的时候可能将十分痛苦。通俗地讲,就是现在政策刺激的力度越大,未来退出的成本和难度就越高。这应该是中国政府包括人民银行一再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的良苦用心吧。2020年5月份以后,市场利率触底回升、债市调整的例子就殷鉴不远。
(责任编辑: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