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时尚 >>正文
港媒:中国科学家打造自己的权威学术期刊
时尚2人已围观
简介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年轻科学家从头开始创办学术期刊》的报道,全文编译如下:当一群年轻科学家认为,中国需要能匹敌西方最具声望的同行评议刊物的英文学术期刊 ...
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年轻科学家从头开始创办学术期刊》的港媒报道,全文编译如下:
当一群年轻科学家认为,中国造自中国需要能匹敌西方最具声望的科学同行评议刊物的英文学术期刊时,他们决定:自己创办一份。家打己
在《创新》(The 权威期刊Innovation)第一期问世约两年后,该在线期刊已经发展成一份活跃且权威的学术刊物。它的港媒成功证明了这些科学家们用自己积蓄而非靠官方支持来从事这项事业的意义。
刊物创始人之一、中国造自曾在中国科学院一家研究所从事肿瘤研究的科学陈科表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打己科学论文生产国,但大多数顶级研究成果都流向了《科学》和《自然》等西方期刊。权威期刊
他说:“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学术《科学》和《自然》,就是港媒现在。”
据悉,中国造自这一想法是科学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青促会)理事会会议的讨论中提出的。青促会是中国科学院为35岁以下研究人员创建的合作网络,旨在通过促进年轻科学家与同行的联系和交流对其提供支持。
虽然这个想法在会上获得了一些热情支持,但向国家资助机构提出的立项申请遭到了拒绝。科学家们决定投入自己的积蓄。
下一个挑战是为刊物找到主编。陈科表示,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新生刊物可能会在一两年内“死亡”,对于任何为其投入时间精力的人来说,风险都很高。
他们发出了27份邀请,有3位著名科学家接受了邀请。陈科表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韩布兴院士是最后一位接受邀请的科学家,后来却成为这份期刊参与度最高的主编。
年轻的科学家们还需要一个数字出版平台。2019年,他们与美国细胞出版社达成协议。100多名青促会成员每人捐赠了一笔资金,他们还设法吸引了一些研究所和大学的资助。
陈科辞去了之前的工作,负责督促从刊物内容到营销推广等各方面的进展,以在人手不足和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保持刊物运营。青促会成员无偿贡献自己的时间来帮助办刊,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周末也不休息。
2020年5月21日,第一期《创新》面世,获得热烈反响。
浙江大学一名研究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喜欢阅读这本期刊,每篇文章都经过精心编辑,结构精美。我衷心希望这颗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去年,该期刊发表的一篇阅读量极大的论文成为头条新闻——那是一项对约14.6万年前古人类头骨化石的研究,该人种通常被称为“龙人”。
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倪喜军——其研究成果也刊登在《科学》和《自然》上——说:“如果你取得了真正优秀的成果,那么将其发表在哪份刊物上并不重要。”
《创新》的下一个挑战是吸引作者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来自海外的作者,这也是中国类似期刊面临的核心问题。
虽然《创新》的愿景是成为国际性期刊,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罗斯·米切尔认为,吸引国内作者同样重要。
米切尔说:“想想早期的《自然》和《科学》。它们最初(分别)是一份英国期刊和一份美国期刊,然后逐渐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得影响力。《创新》需要吸引最优秀的中国研究人员在上面发表论文。”
Tags:
相关文章
美智库刊文:美国经济种族差距持续存在 处理不当将加剧社会不公
时尚来源:海外网美国加州排队等待招聘的民众。资料图)海外网11月22日电美国智库“美国进步中心”11月17日刊发文章指出,2021年美国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在失业、收入和财富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黑人和西班 ...
【时尚】
阅读更多320万元买理财被飞单仅剩0.2万 广发银行被判赔99万
时尚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6日讯 近日,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太阳宫支行与焦某侵权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号:2022)京03民终823号)。 判决书显示,焦某系广发银行客 ...
【时尚】
阅读更多绍兴向沪招才: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可获每人五百元消费券
时尚澎湃新闻记者 常正尚面向上海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校生等发放每人500元的人才消费券,用于在绍兴的消费娱乐;在遵循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对受邀来绍兴求职应聘、对接交流的在沪高校毕业生和专家人才,统一组织 ...
【时尚】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