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减配门,人民网批“糊弄了事,没有耻感”
保时捷“减配门”仍在持续发酵。捷减
保时捷由于部分车辆缺少基础配置的配门电子转向柱,只发放2300元的人民代金券作为补偿,面对不断增加的网批消费者投诉,4月30日,糊弄保时捷发布道歉声明“缺芯断货”,事没但车主并不买账。有耻
此后,捷减保时捷频频登上热搜。配门除了车主们在保时捷新车上市直播间自发刷礼物维权之外,人民媒体和车评人也在鼎力发声,网批声援车主“购买百万豪车却还要被割韭菜”,糊弄并指责保时捷对契约不尊重。事没《评》也于近日发文称保时捷处理做法摆烂,有耻“糊弄了事,捷减没有耻感”。
“用一纸道歉声明解决货不对板的问题缺乏诚意,提供真实的商品服务信息是经营者的基本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然而,有许多不知情的消费者表示,提车时才知协议已单方面变更,这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该评论指出,既然保时捷打着后续将免费为车主升级“电动转向柱”旗号揽客,那就应该将承诺兑现,不能动辄自说自话地说取消就取消。这不仅仅是缺少诚信的问题,更涉嫌虚假宣传。
“面对不断增加的消费者投诉,保时捷仅在道歉声明中表明,赔偿供下次使用的千元代金券。这根本就是糊弄了事,完全没有一点耻感。望保时捷能早日拿出体面且让消费者买账的补救方式。不尊重消费者的企业,终将会为自己的傲慢买单。”上述人民网评指出。
几天前,保时捷还遭到了车评人的集体声讨。5月10日,汽车博主“蔡老板”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呼吁全网车评人一起关注保时捷的“电动转向柱”问题。
另外不少保税区平行进口车商表示,目前店内美规、墨西哥版、加拿大版保时捷汽车都配备电子转向柱,并证实中国消费者的确被保时捷“区别对待”了。
面对愈演愈烈的维权声势,5月12日保时捷中国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由保时捷总部和保时捷中国组成的特别工作组,与相关供应商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的配件供应和生产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经过努力,我们在此功能的恢复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我们会在未来几天内给予客户和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
“其实这个问题从曝光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把保时捷电子转向柱一整套就定过来了,老板还问我要多少。”上述“蔡老板”称。
随后,一位维权车主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保时捷中国官方还是没有给车主任何明确的答复,他们说近期会有解决方案出来,但到目前,我没有看到有什么令车主满意的方案出来。现在车主依然在网络上造势,其实大家只想争口气。”
此外,一位接近保时捷人士透露,保时捷一定会推出新的、更具诚意的赔偿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20%。
根据保时捷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其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68426辆,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第一单一市场共交付17685辆,较去年的近2.2万辆下降了20%。对此保时捷称,销量下降主要是因为一季度汽车行业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其生产受到了供应链供应不畅和国际局势动荡的影响,部分工厂还处于停产状态,较大程度影响了保时捷的产能。
(责任编辑:娱乐)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85美元 投资者担忧供应过剩
- 年内上市首日零破发!可转债迎最“稳”行情,渐成主流融资方式
- 互联网红利未消失,创业者大胆弄潮
- 通胀低预期,留意纳指牛49546/熊49526,留意法兴恒指牛59041/熊53422、腾讯购27244
- 伊朗革命卫队海军扣押美国无人艇后释放
- 《中国金融》|金融助力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
- 普京将不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达利凯普IPO:投产项目再募资必要性几何、电话地址均相同独立性存疑
- 郑州将于25日0时到29日24时对主城区进行流动性管理
- 从幕后到台前,材料行业巨头这样助力中国碳中和
- 寿险转型突围之道:在减速中蓄势 在坚守中求差异 在创新中要效率
- 需求激增 上市公司“找锂”成风
- LPR连续三月“按兵不动” 5年期以上LPR年内仍有望下降
- 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向而行”分享更多开放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