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202家港股上市公司斥资750亿港元回购 金额同比大增160%

本报记者 许 洁
港股回购浪潮仍在持续,年内10月19日晚间,家港金额超过40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股上港元《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同花顺数据发现,市公司斥从10月19日至10月20日记者发稿,资亿有44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共计耗资约5.84亿港元,同比其中,大增以2.36亿港元位列第一,年内位居第二,家港金额太古股份、股上港元紧随其后。市公司斥
此外,资亿同花顺数据显示,回购今年以来港股已有202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同比2021年同期为157家,同比增长约29%;回购总金额达750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88亿港元,同比大增160%。
从数据来看,无疑是回购大户,年初至今回购金额达245亿港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26亿港元。腾讯控股不但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回购金额之最,也达到其历史上的回购金额之最。
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谢宗博表示:“目前,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已经创下了港股自2002年有回购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金额最大的就是腾讯控股,其去年同期回购金额只有26亿港元,今年的回购金额涨了近十倍。”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名中的药明生物回购活跃,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生物技术类公司。从10月初至今,药明生物共有9次回购,斥资17.72亿港元。“药明生物大手笔回购还挺令人意外,因为其自有现金流看起来并不是很充裕。”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那么,腾讯控股后续会不会继续回购?现金流是否足以支撑?腾讯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已进入财报静默期。”
谢宗博表示:“上市公司在做出股票回购的决定时,要重点考虑资金来源,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回购,回购的比例要适中,不能对公司的经营和资金流造成影响。有的公司回购之后,本身的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指标与回购前没有大的改善,反而因为回购导致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明显下降,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维护股价的作用,甚至还会进一步拖垮公司业绩,影响市值。”
除了提振信心,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还会对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影响?陈达直言:“港股公司回购的含金量其实很高。因为港股市场回购的这部分股票要全部注销掉,不再流通,其实是直接回报股东的一种方式。”
对于港股市场火热的回购现象,谢宗博提醒称,“企业做出股票回购的决策,必须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相关利益方利用回购行为来实现非法利益。监管部门应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设置财务门槛,避免公司有不切实际的回购行为。”
相关文章
一日之内,优质房企获数千亿元授信 专家:预计更多房企将获支持
每经记者 甄素静 “金融16条”政策发布后,各金融机构针对房企的融资动作加速落地。11月23日,多家银行为优质房企授信,总额超数千亿元。中国分别给予万科集团和美地置业1000亿元和200亿元的意向2025-07-07中超转会收入零蛋纪录等蒋光太来拯救?未必,他还在等待足协仲裁
日前,有圈内经纪人对媒体透露,广州队的“超市”将有“重磅商品”上架——两位国脚中卫蒋光太和高准翼已经分别被标价3500万和2000万待售!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广州队今年大幅削减预算和球员待遇,而队内目2025-07-07公安部:对机动车逾期未检验、驾驶证逾期未换证等统一延长3个月办理期限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21日消息,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2025-07-07- 来源:北京市住建委各区住房城乡建设委房管局),东城、西城、石景山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各分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2025-07-07
- 来源:保险报近期,招银理财官方直销APP上线,意味着以代销为主流销售渠道的银行理财市场,悄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理财公司直销渠道仍处于萌芽状态《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目前,用户下载招银理财官方直销2025-07-07
- 4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俄乌冲突扩大化、长期化前景令人担忧,尽快停火止战才是解决乌克兰人道危机的根本出路,并强调要全力减少冲突对平民的伤害。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