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时尚 >>正文

探访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科技助力种业“中国芯”

时尚27人已围观

简介总台记者 金歆竹:这里是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核心区的高标准农田,像这样的高标准农田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共有6.33万亩。由于海南的温度、光照等天气条件,部分省份一年只能种一季的农作物,到了海南一年就可以加 ...

总台记者 金歆竹:这里是中国芯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核心区的高标准农田,像这样的探访高标准农田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共有6.33万亩。由于海南的南繁温度、光照等天气条件,科研科技部分省份一年只能种一季的育种农作物,到了海南一年就可以加代繁殖,基地这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助力种业

无论是中国芯东北的玉米、湖南的探访水稻还是新疆的哈密瓜,在这里都有农业科研人员进行杂交育种。南繁眼前的科研科技这片水稻通过自然或人工技术授粉后,就可以结出新的育种杂交水稻种子。杂交出来的基地种子,会在品质、助力种业产量以及抗病、中国芯抗虫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挑选其中的优质品种进行培育就非常必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作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重要科研机构,有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在这里做育种方面的各种实验。

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合作交流部负责人 夏勉:我们这里建了3万多平方米的实验室,还有3000多台仪器设备,让种子成为我们科研成果的一个载体,来培育出更好的品种。

科研人员介绍,每一个新品种的培育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才可以完成,田间地头的试种也是选材育种的关键。在附近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数字种植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人员 郭巧平:现在只需要通过手机,我就能够远程查看我地块农作物的长势情况,这是我之前用遥感无人机拍摄的影像。我还可以用我的移动车去做监测,我的移动车上也有车载的气象、土壤、水质(监测设备)还有视频的监控等等的这些传感器。

总台记者 金歆竹:未来,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将加快“南繁硅谷”建设,为种业“中国芯”注入海南力量。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