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投资者买理财产品也要考量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者买理财产品也要考量风险承受能力

时间:2025-07-06 02:46:54 来源:旁若无人网 作者:热点 阅读:422次

目前理财产品不再有保本保收益一说,投资在市场无风险利率之上,理财量风力任何收益提升都伴随着风险的产品承担。

熊锦秋

据统计,也考从10月末至11月15日,险承近8000只固收类理财产品有超过2600只净值下跌;截至11月16日,投资3万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超过1万只最近一周出现负收益。理财量风力有投资者搞不清楚,产品当初认购的也考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怎么最近也亏呢?险承

理财产品要博取比银行存款利息高的收益,多少会投资债券;比如R2级理财产品,投资有80%左右资金投向了固定收益资产(主要就是理财量风力债券),此轮理财产品净值下跌,产品主因就是也考债券价格大幅下跌所致。

而最近债券市场之所以下跌,险承则是因为市场利率提高了。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被人称为市场利率,这个收益率基本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也是投资者起码的预期收益率。11月14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较前一交易日上行10bps至2.84%,这个收益率的高低,是由市场行为决定的,央行只能影响、而不能直接控制。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市场利率高了,债券市场价格反而下跌呢?这是因为,债券市场交易的债券都是已经发行完毕、票面利率已经确定不变的存量债券,市场利率提高,新发行的债券利率走高、对投资者吸引力更高,那么存量债券为了重新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在债券交易市场就只能通过降低债券价格、变相达到提高收益率。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市场利率下行,那么已经发行的存量债券基于其约定的固定收益率,吸引力自然将提升,投资者愿意用更高价格来购买,债券市场将上涨。归而言之,在债券票面利率确定情况下,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往往呈现反方向变化关系。

这里不妨举个实例,国家开发银行2018年发行一只20年期的债券(债券代码018009),2038年到期,票面固定利率为4.39%。现在市场基本不会发行这么高票面利率且又有收益保障的债券了,可以想象一下,投资者现在想以当初100元的发行价买入面值100元的这只债券,肯定门都没有。事实上,11月18日该债券市价为115.781元,这个价格定位,投资者既考量了其票面利率,也考虑了其较长的到期日以及未来市场利率变化趋势等诸多因素。该债券在11月14日也下跌1.69%,在债市这个单日跌幅也算不小。

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第18条规定,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鼓励使用市值计量。市价法计量,所持债券要按市价估值来计算当日损益;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前的摊余成本法下,债券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在剩余期限摊销,每日计提收益,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由于开放式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债券市场下跌传导到理财产品净值上,客户看到净值大幅下跌,可能会引发巨额赎回压力,理财产品管理人为了应付大额赎回,或也只能抛售产品持有的债券,加剧债券市场下跌力度,形成负反馈。

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虽然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也有债券,但与投资者自己购买债券或有一定区别,投资者自己购买国债可能会考虑债券的期限、到期日,会考虑自己能否持有到期;然而理财产品购买债券,或许不会考虑如此精细,且对于开放式理财产品,成千上万投资者并非铁板一块,可以全体统一行动决定持有债券到期,一些投资者随时赎回理财产品开溜、产品管理人再被迫赎回债券,使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债市波动高度挂钩、且一定程度被即时固化,不像投资者个人可不问市场价格硬抗拿住债券、等待到期收获固定收益即可。

目前理财产品不再有保本保收益一说,在市场无风险利率之上,任何收益提升都伴随着风险的承担。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想获取比市场利率高的收益,就要有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能实现、甚至赔本的思想准备。投资者应强化对理财知识学习,分辨各类资管产品投资策略以及相应的收益、风险,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偏好、理财需求等来审慎选择理财产品,只有明明白白投资,才能防范不测风险。

(作者系资本市场资深研究人士)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北京欢乐谷11月22日起暂停开放
  • 旭辉控股集团:配股募资逾6亿港元,储备更多现金穿越周期
  • 通天酒业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40.7万元
  • 零跑汽车三年亏损近60亿 港交所上市能否促成真正“领跑”?
  • 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中债增进公司已收近百家“意向书”
  • 爱奇艺又赚钱了,但与《苍兰诀》无关
  • 希捷科技下调Q1营收预期 盘初跌超5%
  • 五部门发文,十大领域发力!六大行动聚焦电力装备低碳发展,这些行业或迎发展空间
推荐内容
  • 泓德基金于浩成:聚焦新兴成长产业,把握产业发展“临界点”
  • 报告显示:89%受访在华美国企业2022年业务实现盈利
  • 2022上半年中国医药公司营收100强: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营收超千亿排名前三,九安医疗进入前十名
  • 辛巴“炮轰”刘畊宏卖过同款假燕窝,刘畊宏及经纪公司道歉
  • 制药商诺和诺德计划投资7.44亿美元扩建丹麦工厂
  • 暑期档收官:91亿元票房同比增两成,这三部影片霸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