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看好创新药长期景气度 推荐biotech龙头企业
证券发布研报称,国泰无惧资本市场寒冬,君安看好创新药长期景气度,看好推荐biotech龙头企业。创新研发和商业化能力获初步验证、药长业无传统业务包袱的期景气度龙头各项业务进入正循环,现金储备整体充裕,推荐头企短期对外部融资需求度较低。国泰维持(06160)、君安(01810)、看好(09995)、创新(09969)、药长业(09926)、期景气度(02171)增持评级。推荐头企
秋储冬粮,国泰短期无需过度担忧头部biotech资金储备。biotech股价近期大幅调整,以港股biotech为例,截至22年4月9日,香港未盈利生物技术指数(887818.WI)过去一年的跌幅达61.03%;18A条款香港上市的未盈利biotech接连破发;22Q1香港药品与生物科技行业融资额仅为17亿港币,同比下降95%,融资额创18Q1以来季度新低;创新药投资进入情绪低谷期。投资者对biotech在手现金可否满足其未来资金需求的担忧进一步给市场带来压力,但国泰君安认为短期无需过度担忧。21年行业在手现金创新高。国泰君安对港股34家未盈利的非疫苗biotech进行分析,其20、21年年底的净现金总额分别达到874、1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26%,表明行业整体在20Q3-21Q1宽松融资环境中储备了足量资金。截至4月9日,34家公司中有8家(占比24%)净现金占市值比例超过50%,3家(占比9%)超过100%,市场对国内biotech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已较充分体现。
约76%港股未盈利biotech年内无融资压力。国泰君安对港股34家未盈利的非疫苗biotech进行公司个体维度分析,结果显示在21年,20家公司(占比59%)收入小于1亿元,仅1家公司(占比3%)因一次性产品授权收益带来正经营性现金流。以这些港股上市公司为代表,国内biotech整体处于行业发展早期,确实需要外部融资来支持研发。自18年港股未盈利生物技术公司启动IPO已来,行业资金需求逐年增加,50家18A上市的公司(未包含年报延迟公布的基石药业)20年、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60亿元、385亿元,同比增速为48%。其中34家biotech公司(非疫苗)占其主要部分,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41亿元(占比93%)、331亿元(占比86%),同比增速为37%。基于产业调研和国泰君安的测算,认为虽然22年该板块研发资金需求将大概率创历史新高,但目前biotech整体在手现金相对充裕。基于对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研发费用、管线推进的预测,国泰君安认为34家样本公司中有26家(占比76%)目前在手现金可以支撑2年及以上研发,在22年不需要进行外部融资。百济、信达、再鼎等头部biotech融资能力表现更为突出。
催化剂:创新药加快获批;产品快速放量;创新药海外授权或获批。
(责任编辑:知识)
- 降准要来?国常会定调!为何降,降多少?信息量大
- 阿根廷外长:应结束制裁古巴等国 排它性会议注定失败
- 委内瑞拉总统形容美国制裁反伤自身:“就像回旋镖”
- 北京世界公园6月10日恢复对外开放
- 大族激光激进分拆术:一场大规模为管理层造富的阳谋
- 在客户车轮下放钉子?中石油长沙公司:当事人免职,经理停职
- “基地”组织分支威胁在印度发动袭击 报复不当言论
- 国家卫健委:建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不能“一刀切”
- 荣耀80系列评测:旗舰机水准,手机Vlog神器
- 2022版“沪惠保”今日正式上线,超370万人已预约投保
- 没受邀出席美洲峰会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访问土耳其
- 平安基金李化松: 新能源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国资委将通过专业化整合 弥补科创短板
- 港股走势向好,留意法兴恒指牛50976/购21014/熊66310、阿里沽13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