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科技创新共同体机制建设需多方合作发力
2022浦江创新论坛30日在上海闭幕。财社论坛期间,论科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发布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下称“合作机制”)等3项政策文件。技创机制建设这将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的新共需多规划制定、联合攻关、同体国际合作、财社专家共享、论科力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技创机制建设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全国整个科研创新的新共需多“合作”方面提供借鉴。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由科技部会同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建设。同体自去年5月成立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办公室以来,财社已经起到了在相关领域同频共振的论科力重要作用。
这表现在大型科学仪器跨省市共享、技创机制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共需多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诸多方面。同体2021年长三角地区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数和金额均超过四地获批总量的75%。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上述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的《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显示,到2025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能力要全面提升,若干优势产业要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为此,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要在包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力培育行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推动行动、创新创业生态携手共建行动、全球创新网络协同构建行动以及协同创新治理体系一体化等方面积极努力。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不是一个区域性组织,也不是单纯着眼于为长三角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而是要充分发挥长三角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方面的引领作用,围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等加强创新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配置和协同。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具备优势的科研团体、企业都可以加入进来。上述论坛上的消息,所有相关主体都可以通过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去查询并揭榜,平台能实现科技资源“一键查”、政策协同“一起办”、科创数据“一屏观”。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不局限在国内,更要走向全球,要实现科技创新共同体机制建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按照上述“行动方案”,到2025年,长三角要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就需要吸引更多全球高端科研机构和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加入这一共同体。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1%,外国投资者瞄准新技术、新机遇,加速在华投资布局。上述论坛上也遴选了20家企业对高端技术的“急迫需求”,面向全球发出“揭榜任务”。
机构和平台建设相对容易,完善投入渠道等机制建设则更加重要。
按照上述“合作机制”要求,今后,要构建政府、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引导作用;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资金,加强对联合攻关任务的资助,并纳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指导,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总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条重要发展途径,方向要明确,起点要高、路径要清晰,要集中力量在关键技术上协同攻关。要做到协同,就要在科技资源整合合作渠道、资金投入、分配机制等方面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
(责任编辑:综合)
- 我国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
- Meta涨超2% 财务目标驱动 开启新一轮裁员
- (两会观察)从机构改革看中国改革的决心与底气
- 5年期LPR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探至4.25%,300万房贷最高可省5.8万
- 三大指数震荡回落,这一行业逆市上涨逾2%,A股9月份投资机会有何看点?
- 欧盟碳交易机制趋严:碳关税将扩大范围,或2025年提前实施
- 通策医疗收购案“罗生门”:7.69亿跨界收购或存对赌,“牙茅”IT之路变数多
- 张雨浦当选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
- 深圳前海君创基金未妥善保存投资者材料被处罚,旗下有超6月未清算基金
- 信泰人寿李晨:保险公司应提升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 完善数据治理及应用能力
- 抖音外卖曲线复活
- 北京:“520”“521”办理婚登需持核酸证明,一人一核验
- 【育儿科普】宝宝牙缝很大,吃饭塞牙,正常吗?
- 波音星际客船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