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价破产”猛增82.4%!“日本制造”面临危机
作 者丨胡慧茵
8月31日,高物日本央行委员Nakagawa表示,价破机日本产品的产猛销售价格没有原材料成本上涨得快,另外,增日造面日本能源、本制食品和工业品价格将继续上涨。临危原材料上涨仍在持续,高物日本的价破机中小企业备受冲击。
据日本信用调查机构帝国数据银行统计,产猛从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增日造面日本企业“高物价破产”累计558例,本制其中2022年1月至7月达116例,临危仅7月单月就出现31例,高物同比增长82.4%。价破机而因“高物价破产”企业中,产猛约八成是负债不足5亿日元的中小企业。
帝国数据银行的分析指出,“高物价破产”是指在原油、燃料、原材料等“进货价格上涨”的推动下,企业迫于客户压力无法顺利转嫁成本,从而出现“涨价难”现象,无法维持收益并最终破产的情况。该分析预测,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的原因,“高物价破产”的现象还将持续。
事实上,日本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远不止高物价。当前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仍在低位,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提升。不仅如此,8月初,今年日本上调最低时薪,这将进一步增加中小企业的人工成本。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丁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破产的企业数据来看,数量并不算太多。但它们确实是受到成本上涨因素的冲击。特别是对于那些为大企业做加工配套的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弱,处于劣势的位置。在经济不景气时,这部分依赖大企业的中小企业受到冲击会比较大。”
中小企业承压,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甚至会波及日本企业界甚至整体经济。据统计,日本国内现有中小企业约359万家,而中小企业在日本企业中的占比超过90%。在外部环境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还将面临哪些挑战?曾经备受追捧的“日本制造”,能否重获优势?
中小企业较难转嫁成本
近来,日本中小企业遭受“高物价破产”情况冲击,该情况在进入2022年后尤为明显。仅是在今年1月至7月,倒闭的中小企业数量在统计数据中的占比就超过20%。
前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学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实力,且抗压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偏弱,因此在遭受外部冲击时,日本的中小企业的表现会更为明显。
从帝国数据银行统计来看,受影响最大的是运输业;其次是受木材等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的建筑业和批发业,以及受世界小麦和油脂价格上涨影响较大的饮料食品相关企业。照这样来看,受影响的中小企业主要属于日本的第二、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占日本GDP比重超过70%,影响将更为显著。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日本的中小企业都偏向于零售端,跟以往作为大企业供应商、从事面向B端的批发业务不一样。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中小企业都“单打独斗”、独立竞争,很容易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
“在日本,大量的中小企业都处在自己寻找市场的环境当中。”孙立坚表示,在经济下行周期,相较于那些处在大企业供应链一环的中小企业,更大一部分独立竞争、为生存寻找订单的中小企业,处境更为艰难。部分中小企业还陷入无法转嫁成本的窘境。
据中小企业厅调查显示,实现将近6个月成本上升部分“全部成本转嫁”的企业比例仅为13.8%,转移“一成至三成”左右的企业占22.9%,占比最高;有22.6%的企业“完全无法实现成本转嫁”。调查结果证明,政府虽然在加强应对举措,但成本转嫁不畅现象仍未能得到缓解。对此,日本经济产业省有干部指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降低成本才是日本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源泉”的思想根深蒂固。
位于制造业重地的东大阪市,专门生产气钻零部件的“胜井工业”,其执行官小岛广富近日向媒体表示,他们的产品在去年10月曾涨价一次,尽管从那之后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但没有再继续涨价,因为担心这样做会导致老客户流失。
对此,前述前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学者也表示,日本企业金字塔型的协作模式,本身就决定了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转嫁成本可能会失去市场。某在日机构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对经济前景和未来居民收入上涨没有乐观预期的背景下,日本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习惯于通过压降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敢贸然通过涨价来转嫁成本。
中小制造型企业处境分化
尽管面临“高物价破产”的危机,但日本制造型中小企业仍坚持降低成本,这部分企业的生存状况备受关注。据悉,制造业增加值占日本GDP比重为20%,而中小型制造型企业更是在日本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丁可告诉记者,日本的制造型中小企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小企业,它们能够跟着大企业一起转移到海外;其次,则是那些留在国内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变成专精特新的企业,在细分市场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另一部分则是专注国内市场、缺乏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
“就目前来看,在日本国内,生存情况较好的是那些有技术优势和技术应用场景的专精特新企业,而那些没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由于国际化水平较低,市场份额有限,前景相对暗淡。”丁可向记者表示,尽管那部分“专精特新”的制造型中小企业有技术优势,但它们还是不敢打价格战,因为它们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拼成本很难拼得过大企业。
留在日本国内发展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略显被动,可即便是处在大企业生产链条上的企业,也并不见得占优势。
丁可认为,过往这部分与大企业合作的中小企业,更擅长做的是磨合性技术,即制造整体型产品的能力。但问题在于,这些企业没有办法把核心技术模式化、标准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产品的制造已经从磨合型转向模块型技术,不再要求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市场反应更快、成本优势更强的企业更具有优势。“这使得很多日本中小企业受到冲击,具体体现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家电等领域。”
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汽车等日系车企都在东南亚布局了大量产能。有报道称,日本汽车企业的零部件有30%来自东南亚国家供应商。另外,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数据显示,越南是日本第一大线束进口来源地,2020年占比约为四成。
前述前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学者向记者表示,日本大企业一直走国际化路线,尽管如此,在关键零部件方面高度依赖国内核心中小企业。日本国内中小企业数量若继续减少,会否对大企业产品质量产生明显影响?他表示,关键要看中国、韩国等国的零部件企业发展,能否为日本大企业提供所需的支持,日本能否从战略上进一步深化与东亚和东盟国家在产业技术领域的合作。
日本制造业如何破局?
就在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时,日本制造业的发展也在放缓。
据标普全球(S P Global)发布的日本PMI数据,日本8月制造业PMI为51,低于7月的52.1,为去年1月以来最慢的扩张速度。
对此,前述前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学者向记者表示,当前日本制造业订单的短期下降主要是疫情因素所致,俄乌冲突带来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果疫情和俄乌冲突持续,日本国内预计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倒闭。
“就目前来看,国外营商环境恶化的问题并不会很快得到解决,其中还有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日本国内结构失衡的问题。”孙立坚向记者表示,那些在大企业生产链条上的企业,还能通过在海外寻找订单从而获得发展机会,但那些只能留在日本国内的中小企业生存会相对艰难。
前述某在日机构人士表示,随着欧洲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上升,以及下半年日本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的逐步退出,被延后的中小企业破产风险或将逐渐暴露。
一方面所处环境不利,另一方面,日本制造业还面临着竞争力下降的问题。2020年7月,联合国产业开发机构(UNIDO)以2018年指标为基准公布了世界制造业竞争力指数(CIP)排名,2020年日本的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为第五,但在此前一年,排名为第三。
在孙立坚看来,日本制造业能力倒退的原因,源于其国内老龄少子化的问题。“其实日本的老一辈至今仍在坚持工匠精神。在发展半导体、行业,不少日本中小型制造企业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只是这部分中小企业的数量并不多。由于国内老龄少子化问题,产业后继无人,再加上创新能力跟不上,当前日本正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孙立坚向记者说道。
以资源为例,孙立坚认为,由于日本的创新基本都停留在企业内部,而不向社会转化,因此缺乏技术的日本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严重依赖外部环境,受到能源稀缺的严重冲击。孙立坚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缺乏创新力,关键还得看岸田政府能否依靠岸田经济学,重新打造属于日本的供应链。同时,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的赛道,日本还面临着中国、韩国等的激烈竞争。
今年5月,日本政府制定了2022年版《制造业白皮书》,其中表示有必要致力于强化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此外,日本政府实施持续性的宽松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日本央行想通过金融市场,对收入进行二次分配,以此补贴中小企业。但问题在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并不在金融市场里。而且由于缺乏创新和金融竞争力,日本中小企业竞争力减退,所处的地位十分弱势。”孙立坚补充道。
谈及日本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丁可认为关键还得看日本制造业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定位。他认为日本要与中国、韩国等国合作,共同推动东亚生产网络向前发展。另外,基于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日本还得加强外部劳动力的补充。
- ·两部门:各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等信贷支持力度
- ·全国政协委员霍颖励:建议按照“本币优先”原则营造人民币跨境使用良好生态
- ·7月造车新势力交付桂冠再易主:哪吒汽车首次问鼎 “小理蔚”齐掉队
- ·瞄准数字经济 外资机构再获支付牌照
- ·谷歌神秘项目“Pitchfork”曝光:教AI写代码 抢程序员饭碗
- ·钢市主线行情从“酝酿期”进入“躁动期”
- ·7月新能源车销售环比下滑:这些车型开始降价,下半年还有一波新车上市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跌多涨少,低硫燃料油跌近3%,焦炭、SC原油跌超2%
- ·LG化学宣布在美国田纳西州建电池材料工厂 投资超30亿美元
- ·鲍威尔称未就3月会议做出决定 金价短线或迎反弹机会?
-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埋葬一切来犯之敌!
- ·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正式启动
- ·超强台风轩岚诺大概率不登陆我国,9月5日或越过上海同纬度
- ·中国诚通发展集团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7606.6万港元
- ·狼真的来了!“新美联储通讯社”解读 :3月加息50个基点
- ·防挪用!江西九江公示在售楼盘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多地多孩家庭购房有优惠
- ·荷兰第84分钟打破僵局!德容助攻加克波破门
- ·宁德时代回应副董事长黄世霖辞职:他将在新兴领域探索业务机会
- ·美联储“褐皮书”:预计美国未来几个月经济状况不会有太大改善
- ·“中国人民解放军绝不会坐视不管”:东部战区严阵以待,听令而战!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将进行军事训练!
- ·法国监管机构致函推特,要求后者确保履行控制非法内容等法律义务
- ·吓跑普华永道!上市房企49亿元存款存疑,公司:是真的
- ·振东制药近20亿销售费吞噬净利再陷亏损 李安平套现24亿仍违规占用7114万资金
- ·瞄准数字经济 外资机构再获支付牌照
- ·万国数据-SW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经调整EBITDA10.67亿元同比增长10.9%
- ·被港股冷待的威海银行存发展瓶颈,投资业务存在信用风险管控压力